乔哈里窗被称为〝自我意识的发现一反馈模型”。这个理论最初是由乔瑟夫(Joseph)和哈里(Harry)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的。视窗理论将人际沟通的信息比作一扇窗,它被分为四个区域:开放区、隐秘区、育目区、未知区,有效沟通就是这四个区城的有机融合。
1. 开放区
自己知道、别人也知道的信息。在实际工作中和人际交往中,共同的开放区越多,沟通起来也就越便利,越不易产生误会。要想使你的开放区变大,就要多说、多询问,询问别人对你的意见和反馈。
2. 隐秘区
自己知道、别人却可能不知道的秘密。即使真诚的人也需要隐秘区,完全没有隐秘区的人是心智不成熟的。而适度地打开隐秘区是增加沟通成功率的一种有效方法。
3. 盲目区
自己不知道、别人却可能知道的盲点。性格上自大、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人,很难听到关于自己的真话。主动沟通、积极寻求反馈,才是缩小自己盲目区的方法。
4. 未知区
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信息。未知区是尚待挖掘的区域。要尽可能地缩小双方的未知区,主动地通过别人了解自己,主动地告诉别人自己能够做什么。乔哈里窗能够用来展现、提高个人与组织的自我意识,也可以用来改变整个组织/项目合作的动态信息沟通系统。